又到了OpenStack 新版本发布的季节,虽然秋意寒寒,但是仍然挡不住OpenStack再次掀起全球关注的热点。这是OpenStack第12
为什么会写这篇Blog 近期,接触了一些OpenStack的入门者,很多人对Linux系统并不是很熟悉,导致安装出来的系统五花八门,间接地影响
Devstack作为开发OpenStack必不可少的辅助环境搭建工具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,但是由于网络上的原因,在使用中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
在程序运行时给代码加补丁的方法被称为Monkey Patch,这种方式多见于脚本类语言中(Dynamic Programming Languages),例如: Ruby
最近一直在忙着搞Ceph存储的优化和测试,看了各种资料,但是好像没有一篇文章把其中的方法论交代清楚,所以呢想在这里进行一下总结,很多内容并不
故障描述 OpenStack + Ceph集群在使用过程中,由于虚拟机拷入大量新的数据,导致集群的磁盘迅速消耗,没有空余空间,虚拟机无法操作,Ceph集群所有操作
Devstack在Kilo版本中发生了一些变化,其中一个commit(279cfe75198c723519f1fb361b2bff3c641
OpenStack Kilo版本已经于2015年4月30日正式Release,这是OpenStack第11个版本,距离OpenStack项目推出已经整整过去了
Why 我想有以下有几个原因促使我写这篇Blog: 很多人开始OpenStack之旅是从Ubuntu开始,但是却没有一篇文章系统的介绍如何将修改后的
L3层Agent的低可靠解决方案 当前,你可以通过多网络节点的方式解决负载分担,但是这并非高可靠和冗余的解决方案。假设你有三个网络节点,当你创
在开始正文之前,首先要感谢UnitedStack工程师朱荣泽对这篇博文的大力帮助和悉心指教。本文主要针对UnitedStack公司在巴黎峰会
译者注:OpenStack虚拟机级别的HA是在企业私有云中必须提及的话题,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此机制,很多企业级用户根本不会考虑使用OpenSt
今天在查找salt中pillar嵌套pillar的方法时,无意之间发现了pillar除了可以直接使用文件(sls)外,也同时支持多种后端的数